检测设备
三峡大坝就是发电?我们对水利工程的误解太深了
2020年已经由去了一泰半,入夏以来,新冠疫情尚未消除,南方多地又泛起一连暴雨,引发洪涝。为什么入夏总是暴雨,水利工程能够资助我们控制水情吗? 在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特别直播中,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研究员江滢和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中心副主任杨昆对此举行了精彩先容。 (被水淹没的乡村。泉源:图虫创意) 洪水年年有,为何今年特别大? 和新冠疫情一样,今年长江流域的水情也是极其凶猛。
往年夏天入伏后也会暴雨绵延,可为何今年洪涝会如此严重呢? 江滢先容,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内陆高压作用,自六月入梅以来,长江流域特别是以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为代表的中下游地域雨量突然暴增,短短一个多月,六轮稀有的强降雨使得长江流域到达惊人水量。 中下游干流流域平均雨量迫近600毫米,其中汉口至九江流域面积雨量凌驾800毫米,局部地域雨量甚至凌驾1000毫米,为1961年以来源史之最,凌驾了1998年的雨量。 险些所有长江干支水系的江河湖泊都在极短时间进入了饱和状态,而且,随着地表水源源不停的汇入,形成了极强的流域性汛情。 作为洪水源头的暴雨,是由大量水汽被山坡等地形抬升,在高空遇冷形成的。
今年恰是很是特殊的年份,水汽供应富足,在副热带高压的连续加持下,冷暖空气对接的区域也长时间连续,海量水汽被抬升,因此泛起连续降雨,引发洪涝。 (暴雨引发洪涝。
泉源:图虫创意) 洪水滔天,怎么办?水利工程建起来 夏季暴雨并不稀罕,可以说是南方的定时考卷,一年一度从不缺席,中国几千年历史,就是一部与水患的斗争史,每次连续暴雨险些一定陪同洪涝。 杨昆先容,洪涝有两个观点,一个是洪,一个是涝。 洪,即外洪,是自然江河内里的水,长江黄河涨起来,然后要凌驾堤坝,漫进都会来,这叫洪;而水在都会内里,好比下了雨,雨篦子被树叶堵上了,另有其他原因,水排不出去,积上来了,这叫涝。
但有时候在有些都会,会发现洪和涝分不清,被淹了,也不知道水是来自河里的,还是来自当地下的雨。 对于下雨,我们的干预有限,但在控水系统(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可以说,我们仍然有很大发挥空间。 我国总体上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的地理和时间漫衍严重不均。胡焕庸线以东(中国东南方)降雨充实,人口和产值均占了全国90%以上,胡焕庸线以西(中国西北方)则地广人稀,人口和产值只有百分之几。
胡焕庸线:东北黑河到西南腾冲连线,又称黑河-腾冲线,由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是我国的人口漫衍线。西北边是大漠长河,占领土面积64%,但仅有4%的人口;东南方是“小桥流水”,仅占36%的领土,却聚集了96%的国民。在地理上,该线恰与我国600毫米降雨等值线靠近。
(图为2017我领土地开发度示意图,黑线为胡焕庸线,仅作示意,该图来自中领土地学会) 显而易见,自古有水的地方更宜居。但同时因为时间上降雨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旱涝交替灾害也接连不停。 据统计,我国水旱灾害加起来,占自然灾害损失的百分之六七十,是主要灾害。面临这种情况,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应运而生。
水库大坝联动,解决水资源错配问题 水库是历史比力早的水利基建,焦点作用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平均水资源。好比,在汛期水多的时候,把水存起来,到了非汛期,再把水放出来,满足生发生活需求。这不仅能起到防洪作用,也能起到抗旱作用。 但水库究竟容量有限,大江大河上的水利大坝才是调配水资源的主角。
以长江为例,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干流水利工程,掌管着流域大动脉,决议了地域性的抗洪宁静。 杨昆先容,长江有一个特点,过了三峡之后,就进入了荆江河段。荆江河段是长江防洪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弱点。
荆江河段下泄的能力,只有6万立方到6.8万立方米,如果今天来了7.5万立方水量,在没有三峡的情况下,这个流量显着比6万立方大许多。根据以前工程的计划,就得启用蓄洪区(即放水区)了,好比荆江分洪区,另有其他周边另有一些小的蓄洪区,以此选择性地保住一些重要地域。
因为作为长江的干堤,荆江这一段是不允许决堤的,它的身后就是江汉平原,一马平川,没有任何的阻挡,一旦决口,从荆州一直淹到武汉,一片汪洋。 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泉源:图虫创意 而长江流域夏季降水有显着的连续性特征,几座主干大坝恒久承压,对流域抗洪带来庞大风险。
此时,有较大承容的水库就派上用场,水库和水坝的联动,将一波波洪峰拦腰截断,该蓄的时候蓄,该泄的时候泄,保证庞大水流在水系河槽中往返切换,有效疏散下游压力,从而平抑洪灾、淘汰损失。 著名三峡工程:第一任务是防洪,然后才是发电 在所有大坝内里,最有名的是三峡大坝。今年三峡最大的入库水量到达75000立方米每秒(据纪录,历史上1870年长江宜昌段洪水曾达11万立方米每秒)。在这次抗洪中,三峡大坝频频洪峰过境都应对恰当,通过削减洪峰有效制止了下游水患叠加,切实保障了流域行洪宁静,获得海内外广泛赞誉。
而这座大坝,实际上自从建设之初就蒙受了大量非议。许多人以为建设大坝,就是为了发电。
但事实并非如此。杨昆先容,一般来说,很少有单一用途的水库/大坝,一般都是综适用途,包罗养鱼、蓄水、防洪、发电等。
作为超大型综适用途水库,三峡的第一任务就是防洪,第二任务才是发电,另有就是保障沿线都会用水,以及为辖区提供生态建设服务等。好比,长江四大家鱼的繁殖,就要求水有一定的流速,水位还要上下颠簸,这样鱼才气有感受,才会去繁殖。 在所有用途内里,防洪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就算三峡天天的发电就像印钞票一样,经济效益顶呱呱,也要以防洪调理为优先思量。
好比今年汛期,为了保证有较大空余容量应对后续洪峰,三峡水位就恒久维持在145米,远低于正常值175米,就是牺牲了发电效益来保障防洪调理。 (发电只是三峡工程的“小账”,它主要用来削弱上游洪峰、减轻下游压力以平水患。泉源:图虫创意) 而在这些之外,三峡还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航运效益。
杨昆说,之前设计的时候没想到经济生长这么快,对航运需求这么大,以至于现在船闸都不够用了。因为船闸的功效是受限制的,天天能过几多艘船,几多吨位,都有限制。上下船只太多,以至于催生了“翻坝运输”工业。
翻坝运输,就是货物到了宜昌、三峡,先把它卸上岸,然后通过货车在陆地上运输,绕过大坝,再卸到另一边的船上。这种现在也是一个大工业。
长江两岸防洪,为什么总是保北弃南? 最后,说到防洪的历史问题。杨昆直言:长江一直有一个治理计谋,就是保北弃南。
长江防洪的格式,北岸尺度高于南岸,好比说湖南、湖北,湖南的尺度就要低于湖北。以前分洪的时候,湖南的洞庭湖就要盛更多的洪水。
而这和一个历史人物有关,就是明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张居正是湖北人,作为荆州段长大的政治家,他在计划长江水患治理的时候,对家乡比力重视,就把北岸的计划做得更好一点,恒久以来,就逐渐形成了牺牲南岸保全北岸的治江历史。 不外,气象局江滢认为,弃南保北的计谋,从自然的角度来说,也有科学依据。
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河水受力南岸要比北岸大,保北岸相对来说比南岸容易一点,这也或许是古代治水的权宜之计,不全是张居正的私心。 杨昆也表现,相比北岸,南岸另有一些山、有洞庭湖这样的大湖,也比力能够蒙受洪水,不像北岸一马平川,一淹就会很大片,所以从地理上讲也有凭据。
(浩渺的洞庭湖。泉源:图虫创意) 虽然今天我们的水利工程建设相比历史有质的飞跃,但还未做到对水患百分百从容应对,所以一切另有待更完善的体系建设,包罗更准确的监测,更精致的调理,以及与气象预报等上游系统联合等。如此,才气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优势,在经济效益、情况掩护方面,都做到极致。
本文关键词:三峡,大坝,就是,发电,我们,对,水利工程,的,开云体育app下载安装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app下载手机版-www.hydkct.com